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测试 >

中国植物生物多样性因人类活动而处于危险之中

时间:2022-03-21 14:25:05 来源:

在中国浙江省,由于人类大量利用而导致的栖息地零散。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但是,许多其他物种也扩大了范围。是否有一般规则来确定哪些物种是“失败者”或“胜利者”?范围变化对中国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什么?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与来自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生物多样性动态研究中心(BIOCHANGE)的科学家合作发现,该研究范围较窄在人类密集活动的条件下,中国的植物更有可能是“失败者”,而广泛的物种往往是“胜利者”。该研究于2019年12月1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巨大人力压力,全国人口分布不均加剧了中国的痛苦。例如,中国大多数人居住在一条假想的对角线的东南方,该对角线被创建者所称的“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一直延伸到云南省腾冲市。

由于缺乏广泛,动态的物种分布数据,相对较少的研究全面评估了人类对高密度生物群中物种大规模分布的影响。此外,由于气候等自然驱动因素的混杂影响,这种评估也变得很复杂。

(A)天麻,由于过度开发而在野外非常罕见的药用兰花; (B)马尾松,一种非常常见的造林树。

为了克服这一知识鸿沟,研究人员量化了人类对中国9,701种维管植物物种分布的影响。这项研究通过评估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每个物种填充其潜在气候范围的程度(即,根据其统计估计的气候生态位来确定其潜在分布),从而排除了气候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在以人为主导的东南部(即胡焕庸线以下的地区),近距离分布的物种具有较低的范围填充,而相对于西北地区的同等物种,广泛分布的物种具有较高的范围填充。此外,范围填充的变化与人类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窄范围物种与这些因素负相关,而广泛物种则具有正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相对于其气候潜力,人类活动减少了近距离物种的范围,但扩大了广泛物种的范围。

狭窄范围的物种可能对人的压力更为敏感,因为它们在环境上相对专业化或分散性较差。相反,作为先驱物种的广泛物种可能更具笼统性和/或更好地分散,使它们更有能力开发受人类干扰的栖息地。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许武兵博士说:“由于人类活动,近距离物种被广泛的物种所取代,因此,中国植物区系具有生物均质化的风险。”

由于近距离物种比广泛物种更多,因此人类对物种分布的负面影响可能非常普遍。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奥尔胡斯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詹斯-克里斯蒂安·斯文宁教授说:“这突出了建立更多保护区以及以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广泛生态系统恢复以保护中国独特而丰富的植物群的重要性。”

参考:徐武兵,Jens-Christian Svenning,陈国科,张明刚,黄继宏,陈斌,亚历杭德罗·奥多内兹(Aujandro Ordonez):“人类活动对中国近距离和广泛的植物物种分布具有相反的影响”和马可平,2019年12月16日,PNAS.DOI:
10.1073 / pnas.1911851116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