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分析 >

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恐龙和翼龙的微小古代亲戚

时间:2022-04-24 16:25:01 来源:

Kongonaphon kely的插图,这是在三叠纪(约2.37亿年前)的自然环境中在恐龙和翼龙的祖先附近新近描述的爬行动物。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地球上某些最大的动物的起源是微型的。

恐龙和飞行的翼龙可能以其非凡的大小而闻名,但来自马达加斯加的一种新描述的物种大约生活在2.37亿年前,这表明它们起源于极小的祖先。这个化石爬行动物被称为Kongonaphon kely,或“小虫子杀手”,身高仅10厘米(或约4英寸)。今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对这种化石及其近亲的描述和分析,可能有助于解释翼龙飞行的起源,翼龙和恐龙皮肤上的“绒毛”的存在,以及有关这些超凡魅力动物的其他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恐龙是巨人,”北卡罗莱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古生物学研究馆长,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前格斯特纳学者克里斯蒂安·卡默勒说。“但是这种新动物非常接近恐龙和翼龙的爆发力,而且小得令人震惊。”

Kongonaphon kely的插图,这是在三叠纪(约2.37亿年前)的自然环境中在恐龙和翼龙的祖先附近新近描述的爬行动物。

恐龙和翼龙都属于鸟类群。然而,它们的起源鲜为人知,因为从该血统的根部附近发现的标本很少。Kongonaphon的化石是在1998年由马达加斯加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的,这些研究人员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哺乳动物策展人Frick策展人John Flynn(当时曾在菲尔德博物馆工作)与大学的科学家和学生密切合作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的项目负责人,项目联合负责人安德烈·怀斯(Andre Wyss),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球科学系系主任和教授以及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助理。

弗林说:“这个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的化石遗址从全球范围内一个鲜为人知的时间间隔产生了一些惊人的化石,这个微小的标本混杂在我们多年来从该遗址收集的数百个之中。”“花了一些时间才可以专注于这些骨骼,但是一旦我们做了,很显然,我们有了一些独特的东西,值得仔细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为什么野外发现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分析回收的化石仍然如此重要。”

新近发现的孔戈纳蓬·凯利(左)与最早的恐龙之一Herrerasaurus的体型比较。

“共同发现马达加斯加的化石记录,强调了马达加斯加化石记录对于提高其他地方鲜为人知的时期的脊椎动物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该项目的共同负责人Lovasoa Ranivoharimanana说,他是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在马达加斯加的塔那那利佛大学。“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与美国马达加斯加的合作团队已经对许多马达加斯加的学生进行了古生物学的培训,这样的发现帮助马达加斯加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欣赏了保存在我们国家岩石中的古老生命的非凡记录。”

Kammerer指出,孔戈纳芬不是在鸟鸟纲家谱的树根附近第一个已知的小动物,但是以前,这些标本被认为是“该规则的孤立例外”。总体而言,科学思想认为,第一批始祖恐龙(包括鸟类,鳄鱼,非禽类恐龙和翼龙)以及最早的鸟龙类动物的体形仍然相似,然后才增加到恐龙世系的巨大比例。

“像孔戈纳芬这样的最新发现使我们对鸟嘴兽的早期进化有了更好的了解。通过分析整个恐龙进化过程中的体型变化,我们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它在恐龙-翼龙世袭历史的早期就急剧下降了。” Kammerer说。

这种“小型化”事件表明,恐龙和翼龙的血统起源于极小的祖先,对其古生物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穿金刚那牙齿的牙齿表明它吃了昆虫。转变为食虫性,这与体型较小有关,它可能通过占据与其主要食肉的同时代亲戚不同的利基来帮助早期的鸟食虫生存。

这项工作还表明,在鸟嘴兽的恐龙和翼龙的两侧,从简单的细丝到羽毛的模糊皮肤覆盖物都可能起源于这种体型小的祖先的体温调节。那是因为很难将热量保存在小物体上,而三叠纪中晚期是气候极端的时期,可以推断在炎热的白天和寒冷的夜晚之间温度会急剧变化。

###

参考:Christian F. Kammerer,Sterling J. Nesbitt,John J. Flynn,Lovasoa Ranivoharimanana和AndréR. Wyss于2020年7月6日发表的论文集“马达加斯加三叠纪的小型鸟龙类恐龙,以及微型化在恐龙和翼龙类祖先中的作用”。美国国家科学院
10.1073 / pnas.1916631117

Sterling Nesbitt,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助理教授,博物馆的研究助理,鸟眼鸟的解剖,系统发育和组织学年龄分析专家,也是该研究的作者。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部分支持,格斯特纳家庭基金会和理查德·吉尔德研究生院的格斯特纳学者奖学金,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系以及实地的米克家庭奖学金的支持。博物馆,在马达加斯加能源和矿业部,世界自然基金会(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和MICET / ICTE(马达加斯加)的额外支持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